我掙扎了一會,究竟要不要寫關於這套戲。
我知我會寫得一塌糊塗,心裏卻又很想把一些概念記下來。
我唯有說,
這是一篇極個人的反省,不是影評,不會討論拍攝手法。
〔SPOILER WARNING〕
_____________________
這是一套把《約伯記》影像化的電影。
為什麼有苦難?
苦難來到之時,上帝你在哪兒?
為什麼上帝你讓那個小孩子死亡?
他做錯了什麼嗎?
為什麼你叫人肝腸寸斷?
到底我們在祢眼中算什麼?
「如果祢是如此壞,那我為什麼要做好人?」
在這個不能明白的問題下,
我們可以選擇仍然相信上帝的恩典、上帝的同在(live by grace),
卻也可以選擇一切依靠自己,相信自己能把所有事控制於手中(live by nature)。
只是,無論我相信grace或是nature,上帝也總會打破我心裏的定律。
生命本來就包括殘酷、不確定性。
只是,我們還得繼續選擇。
電影花了很長篇幅描述三兄弟的童年。
特別是哥哥Jack 成長下來的心情、思考。
這段我看得很感動。
可能是因為他問的問題,我小時候也有問過。
「我是在何時第一次被祢觸摸?」
「我又是在何時決定離棄祢?」
看着他由嬰兒變為小孩,
再變為少年;
他看着眼前的世界逐步由童話,
走向現實;
父母由完美,變得滿有缺憾。
這個轉變、成長,很熟悉。
我何時第一次感到父母的愛?
我何時第一次感到快樂?
我什麼時候喜歡身邊的世界?
我什麼時候覺得這個世界是好的?
我何時開始發現世界有不幸?
我何時第一次聽到父母說謊?
我什麼時候開始發覺這世界有苦難?
我什麼時候第一次接觸死亡?
我什麼時候發現生命不是必然的?
我何時開始發現自己的壞心腸?
我何時開始體會叛逆之樂?
我第一次犯罪是...?
我什麼時候與父母變得疏離?
我什麼時候曾討厭父母?
我什麼時候發現罪能傷害身邊的人?
我什麼時候第一次被寬恕?
我什麼時候體會自己有能力寬恕別人?
我什麼時候明白父母不過也是人?
我什麼時候發現,自己也長成跟他們差不多的人?
到了什麼時候,我驚覺了世界的不完美和人類天生的毁滅性?
又,到了什麼時候,我選擇仍相信有盼望?
「上帝呀,我想變回像他們一樣天真。」
我鼻頭一酸,因為我也曾經這樣祈禱過。
然而,由我們看見世界的不完美那天開始,
就注定不能走回之前的路,
再也不能保持天真,
只得選擇,你到底是想live by grace,還是live by nature。
"No one who loves the way of grace ever comes to a bad end. "
相信恩典的人,總會有一個好下場。
什麼是好下場?
是百年福壽?還是見好就收?
我們心目中的好下場,與上帝心目中的是一樣的嗎?
到底,我們相信上帝,是為了恩典的甜美,還是什麼?
如果,我們做好事,只因為相信「好人有好報」,
那我們注定要失望。
做一個好人,選擇去愛,只因為這樣才能令人感到快樂,
生命才不致於是「浮光掠影」。
"The only way to be happy is to love. Unless you love, your life will flash by. "
好吧,先寫到這兒。
沉澱一下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