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大半年前,有一次跟一大班朋友講起去德國Working Holiday的想法,
其中與有一段對話,我一直記在心中。
朋友說:「咁你去完之後番嚟會點?咪又要搵過份工?」
我:「唔知啊,可能番嚟之後會唔同咗呢,唔想做而家份工呢。」
朋友困惑的笑笑,說:「吓--唔會有咩唔同架喎。」
我:「哦。哈哈哈哈...」
那一刻,是覺得被淋了一頭冷水。
但想清楚,他說得沒錯。
走過365天,可能真的沒什麼改變。
我當下也告訴自己,別想像回來後變成怎樣怎樣,
畢竟我們倆都很stubborn(唔,有關嗎?),
而且inertia 很大。哇哈哈哈。
只是,改變是悄悄而來的,旅程早在出發之前已開始。
不,不不,不是已經知道變了什麼,
只是有時看着他看着自己,
我覺得我們慢慢在「動」。
Turning?Changing?Moving?
啊,Exploring好像最適合。
因為每天面對的工作/挑戰不同了,
自然也要轉個方式、換個態度,
有點像要explore一下,自己是不是有另一種做事的方法?
自己是不是可以試試另一種心態?
例如「有就有,無就無啦。」是最近掛在口邊的說話。
放假的一星期,我在找尋可以打工換宿的接待家庭(www.helpx.net)。
在等待的時候,心裏七上八下,就會跟自己說:「有就有,無就無啦。」
回過神來,其實也只不過是過了兩天。哇哈哈。
大概我們是網上沉溺族,工作也慣了email秒速往來,
慣性地好想快一點有結果,讓自己安心。
但,別忘了--我試着安慰自己的心--那邊是歐洲的時間,歐洲的步伐。
然後,我回想起,我曾跟上帝說,想要學習變得隨遇而安,想要變得更感恩。
希望自己可以再放鬆一點,能屈能伸的面對生命,游刃有餘的面對生活。
或許,祂給了一些BB班的功課。
另一個最近常說的對白是:「我們是一team的!」
這也是另一個exploration吧。
我們倆除了是情人、夫婦、好朋友,
還可以teammate,travelmate...
共同承擔決定,分工合作。
這個旅程是有限期的,但這些身分是永遠的。
嘻嘻,我以前好怕跟他一起工作,
但最近是很享受。(只是不知道他有沒有同感...哇哈哈)
原來,一個log freak 加上一個writing geek,
是可以互相配搭,彼此交託,過程也是好有趣的~~~
(機票、日子的excel交給他,感人至深的求換宿信交給我!)
一切慢慢的展開,微微沉澱,
讓人好期待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我記得,兩年前,訪問Voltra義遊的阿Bird,
他常說:「最困難是決定出發的一刻,只要買了機票,一切就自然會發生。」
嗯嗯,開始淺淺淺淺嚐到這種旅行的刺激了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